小知识丨无镍封孔剂的研制进展(下)
封孔后阳极氧化膜表面有白膜,适合阳极氧化后涂漆前的封孔处理。一篇美国专利介绍室温下用氟锆酸盐、氟钛酸盐封孔,在封孔处理液中添加(NH4)2ZrF6 3.5~7.5g/L,丙二醇和乙二醇的混合物50mL/L,pH值5.3~5.45,温度 32℃,封孔时间5~10min,可以获得外观极好封孔效果。
安徽的张永光开发以氟锆酸钾为主盐的无镍常温封孔剂,K2ZrF6 封孔液为 1.2g/L,NaF 0.2g/L,pH值5.0~6.5,温度为25℃,时间5~10min。槽液中添加少量的F-离子既能稳定槽液又能提高封孔度,该工艺不仅能实现F-离子浓度较低下的封孔而且能够消除镍-氟封孔体系阳极氧化膜发绿现象。张永光认为:
(1) 氟锆酸钾可作为无镍封孔剂的主要成分,它起到良好的封孔作用;
(2)封孔剂、封孔时间及温度应该控制,浸泡时间久、温度过高会伤害封孔;
(3)适当提高F-离子浓度既能解决槽液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封孔质量;
(4)封孔过程包含膜的溶解反应,在生成封孔物质的同时也会产生溶解膜的OH-离子;氟锆酸盐封孔体系不仅浓度低(1.0g/L)、速度快无粉霜等特点,而且可以消除镍-氟封孔体系的绿色表面,其质量可以达到国际标准 ISO3210 的要求。
氟钛酸盐的性质和氟锆酸盐相似,也可以用来封孔,氟钛酸盐的封孔槽液 pH值比氟锆酸盐低,更适合那些氧化后水洗不干净往后带酸的氧化线。氟钛酸盐溶液的稳定性要比氟锆酸盐溶液差一些。
综合各种因素,氟锆酸盐、氟钛酸盐常温封孔体系是最有前途的无镍常温封孔体系,有希望替代传统的有镍常温封孔体系,目前已有商品出售。
但是该体系两大问题有待解决,一是封孔后阳极氧化膜表面发白,有时封孔后不立即产生,而是在数天后产生,产生后铝合金表面或是发白、或是发黄、或是发彩,样子非常难看,有时铝材送到客户手中,一段时间后问题暴露,导致退货,给厂家带来损失。
另一问题是封闭槽液使用一段事间后,迅速变浑浊,槽液最后变成牛奶色,封孔表面起灰,并且封孔不合格,调整 pH 值和过滤都无法解决,只有废弃重配封孔槽液。
封孔剂的供应商研究了许多办法解决这两大难题,到目前为止问题仍未完全解决。解决第一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槽液氟锆酸盐的浓度,这样可以把表面发白问题降至最低,对于外观要求低铝材可以接受,但会牺牲部分封孔质量。解决第二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槽液F-离子的添加量,或加其他络合剂,但也会牺牲部分封孔质量。
5 结论
(1)实现无镍常温封孔,技术上是可行的,大部分无镍常温封孔工艺都可以通过现有的封孔质量检测标准。
(2)无镍常温封孔技术主要有三大体系,①脂肪酸封孔,②常温电解封孔,③氟锆酸盐、氟钛酸盐封孔。
(3) 各无镍常温封孔体系各有特点,有优点,也有缺点。
(4)其中氟锆酸盐、氟钛酸盐封孔最有可能替代传统的镍-氟常温封孔体系。
(5) 氟锆酸盐、氟钛酸盐封孔体系有两大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,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。
本文内容转载自铝合金阳极氧化